大赛点亮人生 技能成就梦想
——访350vip浦京集团副院长王津教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有着较高理论和知识素养、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器重。为了适应社会和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省教育厅连续组织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引导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技能水平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350vip浦京集团副院长王津教授就此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技艺并重 历届参赛战绩骄人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老牌职业名校,陕西工院于2011年跻身为国家首批百所示范院校行列,投入近1亿元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连续九年举办校内技能竞赛活动月,形成了“院院有比赛、层层有选拔、衔接省竞赛、对接国大赛”的技能竞赛序列,并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技能大赛专项基金等,对学生获取技能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进行全额奖励。“坚持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的理念,举办技能竞赛,以赛代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带动专业建设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为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人才红利。”王津副院长总结道。
近三年学生国家级获奖总数443项,其中,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20.7%;在与本科院校同台比拼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双双斩获一等奖,填补了陕西高职院校在该赛事上获国家级奖项的空白。……说到学院参加历届技能大赛的骄人战绩,王副院长如数家珍。
以赛促学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最近几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所有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感受最深的就是竞赛内容全部脱胎于生产实际。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技能型紧缺专业,这一特征更加明显。”王副院长指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无论日常教学和技能大赛,我们都必须主动寻求校企最佳契合点,健全完善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和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大胆实践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吸引行业企业持续有效的物资赞助和技术支持,把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投入到校园中来,特别是要借助技能大赛,搭建企业展示实力的平台和企业选人的平台,助推校企双方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
近三年,学院通过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三级建设体系;分层培养师资梯队,提升教学团队水平;实施办学资源重组,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服务学生顺畅就业,以“能力强、素质高、就业好”为目标,把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放在首位,将办学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促使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也增加人才的信心和底气。众多的优秀学生通过技能大赛这一平台,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数控专业的黄亚光同学因获得全国软件 CAD 大赛一等奖被法士特集团公司免试录取, 李春、严钊等9名同学因在2012年铸造技能大赛的优异表现被中航工业西航动力公司打包录用;获得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纺织面料设计技能大赛铜奖的索晓莉同学在比赛现场就被江苏常州盛旺纺织有限公司录用为厂长助理兼工艺设计师……像这样鲜活的事例在陕西工院还有很多很多,技能大赛给了他们展示的舞台,也激励着众多在校生孜孜进取、勤学苦练,在实战中迅速提升,努力成长为新时期中国工业的“能工巧匠”。
让学生动起来 参赛前景值得期待
实践技能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立业之本,技能大赛是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手段。学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竞赛、选拔、集训、组团工作制度和组织规范,连年举办校内技能竞赛活动月,赛项设置力求体现专业特色,参赛范围覆盖全院学生,比赛内容体现职业要求,流程安排对接国省赛事,形成了“年年举办比赛、学生个个参与、教师人人辅导”的良好竞赛氛围。2013年,7707名学生参与了58个校内技能大赛的角逐,组队参加了省级、国家级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41个、省级奖项280个。其中,省级大赛获奖率高达94.3%,8名同学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
同时,学院主动承办省、市、行业的各类技能大赛,打通在校学生获取技能资格的通道,搭建学生参与行业技能比拼的平台,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技能选手。在刚刚落幕的2014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学院的14支代表队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资格。学院还承担了“计算机网络应用”、“文秘速录专业技能”、“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等7个赛项的省级参赛队的集训任务。
展望参赛前景,王副院长表示,通过技能竞赛这种特色鲜明、扎实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鼓励学生动起来,人人参与,你追我赶,让学生的思维、反应、实操动手和沟通合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参赛选手的表现值得期待!
(学生记者 王露)